修行有 善巧,才能夠得知何法適合自己,而依已經産生的問題,來 找經文,來用方法,來解決 問題,這就是 適合 自己的最好方法.
生氣時,是因為所發生的事件,不能解決 的才會生氣. 故瞋心起時,會有強烈的情緒,當下 想不出解決方法. 正因爲如此,便能明白 生氣實際上是沒有用的,不能解決問題的.
瞋心 一起,很多方法都用不上的 ! 但也 不能任它生起. 所以要學有效的辦法.
1. 要 發願 超越生氣的境界.
2. 要把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一一回憶,一一重新在心中演練一次,並且用 不生氣而有效的方法. 因爲真正的事情 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自己才能找出,同一情境,卻可以有效解決問題,而 不生氣的方法 來.
用回憶,並重新演練,重新想出有效的解決觀念、說話方式、做事方法,如此,下次同一情境來時,自然不會生氣. 久而久之,養成習慣,當下就可以想出 有效的觀念,有效的說話方式,有效的做事方法,所以就生不起氣來了,因爲再不會有問題.因爲這些經驗,讓我們發現了很多有用的觀念 :-
1. 生氣是無能的表現,若要有能力處理事情,所以不可以生氣.
2. 決定權在每個人,提不提建議是我決定,同不同意是對方決定,對方決定什麽我都不需要生氣,只是要從中了解對方的觀念看法,再另想方法使他同意,而不急於一時.
3. 不是我不可以生氣,是我不要生氣,因要生氣只有把事情變的更麻煩,我不喜歡麻煩,所以要想出有效的辦法,而生氣不是我要的方法.
4. 當生氣時,一切要生氣的恰到好處,保證可以解決問題時,我才生氣,要不然,才不那麽笨,去生沒有用的氣.
5. 當生氣時,一切要有效的幫助對方解決問題時,才生氣,而且要罵得讓對方高高興興的接受我的生氣.
6. 當生氣時,一定要能先罵得出對方優點,才罵他的缺點,否則,不生氣罵人.
像 念阿彌陀佛號 時,有時並 不是 爲了往生西方,而是別有用意,而且會因問題的不同,而念佛的目的也不同,但都很有效就是了,因爲做事修行 強調的是有效.
修行人學 念佛法門 時,要知道在 不同 的因緣中,念佛法門可以解決什麽問題到什麽樣的程度. 因此,念佛時,不應貪求不可能達到的事,而 會觀因緣,觀佛陀的慈悲願力,觀當時的能力因緣,當知道這時念佛會助我解決問題時,才會念佛,平時只念如何幫助衆生成佛,不念佛.
何以故不念佛,因 幫助衆生成佛,才是真正的念佛,以 相應於佛的慈悲願力故.
當我們真能 不被任何的觀念或因緣卡住 時,念什麽也都是爲了有效解決問題,所以念什麽也都無所謂,只要真的有效.
所以,念佛或生氣,也需要 善觀緣起 !
28th Sep 2010, 11:43 A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