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乘願再來 . 死亡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200923日下午4點捨報圓寂, 法師享壽80 .
閣主雖非 鼓山 宗門弟子, 在聽到比消息後, 仍心有戚戚然, 為法師的離去神傷 ! 
   

 
法師一生的著作甚多, 其中以 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 二書最廣為人知, 不少的佛教初機學子, 也有閱讀過此二書, 為學佛修行立下基礎.
  
不過, 閣主對法師所說的 「四它」論點最為印象深刻.  什麼是「四它」?   「四它」  ------  面對它, 接受它, 處理它, 放下它 ----------  此四點對閣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逆緣時, 起到很大幫助. ( 此四點日後再撰文論述 )
師世壽緣盡, 安祥捨報, 誠為佛教界之重大損失也.   祈師以大悲心不捨眾生, 早日乘願再來度眾, 利樂有情 !
聖嚴法師於娑婆世界留下了最後的末後說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死亡, 於佛教中人來說, 本是平常不過的事有生必然有死, 沒有什麼大不了一切眾生, 任誰也逃脫不了這死亡一關, 只差來早與來遲而已.
  
死亡, 是此生的色身壞滅了,  便需要另外換一個新的來用. 在六道中繼續輪迴, 就如同原本所居住的屋子已毀壞, 不能再住下去, 要另外尋找新家一般.
  
可是, 一般人 ( 尤其是中國人 ) 大多不喜論及死亡,  對死亡兩字, 非常忌諱, 平常不輕易喧之於口, 以為只要談到死亡, 便會有不祥降臨, 災難臨身. 殊不知生死只在呼吸間, 一口氣不來, 生命便結束了, 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
  
曾聽聞有師兄提及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  棺材之中裝的不是老人....而是死人...
  
所以, 死亡不是 老人 的專利, 不要以為您還年青力壯, 必享高壽天年, 就是現在花天酒地, 吃喝玩樂一番, 以後仍有大把的時間修行改正. 若持此想法, 則大錯特錯了.  因為實在沒有人能知悉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 是否還能活著 ?!
當下的一念善, 一念的修正行為, 修福修慧, 為自己儲備往生後想要走的路的資糧, 是非常重要的. 等到一口氣不來時才想起了要修福修慧, 那時便太遲了 !  那時也不知道在 六道輪迴  之中何處是吾家 ……… 

4th Feb 2009, 10:56 A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