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如來十號 . 佛的別名

一個 覺悟 的人, 亦即具足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 知見一切法之 性相,成就 正等正覺 的大聖者.   我們除了可從 佛身 來瞭解佛陀以外,還可以從佛的 名號 來認識佛陀.
Picture




金剛經云:「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長阿含經 卷12 云:「 複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
  
2.   應供 :  佛陀 三祇 修福慧,百劫 修相好,經過累劫的修行、度眾,證斷 三惑,超越 二死,積聚福德因緣,達到 三覺圓滿,萬德具足 的究竟佛果,堪受 人天供養,故名 應供. 
  
3.   正遍知 :  又作正等正覺者,即佛陀能正覺一切法,有別於凡夫的 不覺 與外道的 錯覺,  佛陀能 遍覺 一切法,有別於 二乘 的 自覺 與 菩薩 的 雖正知而不遍知.  由於佛陀的智慧能 正遍了知 一切法,故名 正遍知.
  
4.   明行足 :  即 三明、五行 悉皆圓滿具足.  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五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  證得三明則 慧具足,修持五行為 福具足,佛陀福慧雙運,故號 明行足.
  
5.   善逝 :  即 妙往 的意思, 佛陀乃證悟無上菩提的覺者,已經超越生死 對待.  佛陀 為眾生 來, 為眾生 去, 佛陀 出世間,以 一切智 為大車,行 八正道 而入於涅槃妙境,不再 退沒生死之海,故名 善逝.
  
6.   世間解 :  佛陀具足 徹悟 宇宙真相的智慧,包括認識諸法 總相 是 空 的 一切智, 認識諸法 別相 是 緣生 而有的 道種智,以及認識 空有不二、性相一如一切種智, 由於佛陀能徹底了知 世間、出世間 的一切 實相,故名 世間解.
  
7.   無上士 : 佛陀的 智慧、禪定、戒行 等一切 智德圓滿,福慧具足,於人中無有過者,於諸法中,涅槃無上, 諸果中,正覺無上, 一切眾生中,佛陀至高無上,故號 無上士.
  
8.   調御丈夫 :  佛陀 大慈大智,能以種種方便 調御 修行者的心性,使往 涅槃正道,如馴馬師善於調御馬性,故名 調御丈夫.
  
9.   天人師 :  佛陀為 人、天導師,指導眾生何者 應作,何者 不應作, 何者是 善,何者是 不善, 而眾生果真能依教奉行,不捨道法,即能 解脫煩惱,故號 天人師.
  
10.   佛 :  即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的聖者.
  
能具備以上 十種 名號者,即名 世尊.  而世尊含有 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尊貴、吉祥 等六義,又稱 有德、有名聲 等,為世間 最尊貴 的人.
  
佛陀 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為 世間、出世間 一切凡聖所 共尊,因此世人用種種的 不同 的 名稱 來稱揚佛陀的 巍巍功德.  除了上述十號以外,世雄、世英、世眼、法王、佛日、能仁、大導師、大聖人、大沙門、大醫王、兩足尊、人雄、師子 等,都是世人對佛陀的 尊稱
佛弟子在 稱念 佛名時,則應 欣羨 佛陀的 斷德仰慕 佛陀的 智德,乃至 是心念佛,是心作佛,以 報答 佛陀的恩德,這才是我們 稱揚 佛陀名號的 積極 意義.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由於 應化 不同,各自有別號,如以 言「彌勒佛」,以 言「阿彌陀佛」,以 言「毗盧遮那佛」,以 言「盧舍那佛」,以 言「釋迦牟尼佛」,以 言「阿閦佛」、「藥師佛」.  佛佛雖各異,然諸佛所具足的 一切智慧、德行,是無有差別的,所謂佛佛道同,故有 十種 尊號,為諸佛的通號,稱為 如來十號十種通號.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餘佛世界諸佛現在。有人於此欲見彼佛。當云何得見。佛告文殊師利。能專念如來十號。佛於彼人常在不滅。亦得當聞諸佛說法。並見彼佛現在四眾。增長壽命無諸疾病。云何十號。謂 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禦丈夫 天人師 佛 世尊。  如來十號的意義如下 :-
  
1.   如來 :  指佛陀乘 如實之道 而來,即謂 如來, 也可譯為 如去,即乘 真如之道 而去達 佛果涅槃.  是指佛陀的 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動,  是指佛陀的 應化身,此 身 為救度眾生 應化 而來.   如 是靜態的, 來 是動態的,成佛以後本是 動靜 不分, 法應 不二的.  因此,如來 是說佛陀在 如如不動 的法身中,因悲憫救度眾生,應化而來,故曰 如來.  又
一切諸佛,都能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所以都可以稱爲如來.
文殊師利問經卷下 :

16th Jul 2009, 6:19 P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