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故事...
佛教的修行方法, 是解行並重, 不偏不廢, 而立於中道. 若有智無信, 則屬狂慧;反之, 有信無智, 則只會增長愚痴 !
中學畢業後, 閣主正為如何能延續與佛教的因緣而煩惱, 雖然在過去中學時的佛學課堂裡學到了基本的佛教智識, 於解門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但畢竟跟現實裡的行門修持是完完全全的兩回事. 那麼, 該怎辦才是呢 ?
一次偶然閱報, 看到一則社團訊息, 提及一個佛教團體的常規性佛教活動時間表, 其內容包括佛學講座, 念佛晚會, 梵唄學習, 佛曲學習, 中國繩結, 普佛拜懺 。。。等等, 這些都是閣主在佛學課裡從未學習過的. 閣主非常高興, 便決定要往這團體的道場走一回, 親身看過究竟, 了解體驗一下.
第一個參與的項目是每星期定時舉行的念佛晚會 (在中學裡是沒有這類型的宗教活動的, 故閣主不曾涉臘其中).
晚會時, 一切的儀軌是陌生的, 所唸經文是陌生的, 連經文裡的文字也是陌生的, 所持的咒語又是全聽不懂, 更不知其他同參是在何時開始持咒, 何時結束. 何時拜下禮佛, 何時站起唱頌, 連唱讚唱到那裡去了, 亦全然不知. 一切的事物, 就如劉姥姥入了大觀園一般, 看到聽到的都是非常新鮮.
不過, 維那的起腔領唱, 梵曲繞嬝, 鐘鼓齊嗚, 站立於東西兩單最前排的眾師兄們, 所發出的大小木魚聲, 再配上大罄,引罄,噹子,合子的金屬聲, 很能平靜閣主忐忑不安的情緒, 而安住於平和之中直至晚會結束.
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令人難忘 。。。
在這次的念佛晚會中, 閣主認識了好幾位同參好友, 日後, 他們皆成發大心, 發出離心的菩薩, 出世俗之家, 出煩惱之家, 出生死之家, 目的只為荷擔起如來家業, 令佛法久住於世, 利樂眾生.
閣主在這道場裡學習了很多佛教禮儀, 於行門修持上有很大裨益. 亦學習了梵唄運用, 其中最喜歡的是鐘鼓, 此亦是難度很高的法器, 雙手並用, 打時需心無二志, 集中精神去作, 否則容易出錯, 使法會進行得不如法, 更會壞了同參們唱頌時的流暢度, 實是不能不慎 !
不少的大經大論知識, 閣主亦從這裡學來, 從而建立起正知正見, 如理思惟, 如法修行.
經過三年的不住學習薰陶, 在閣主剛過了二十一歲生日時, 便決定皈依世尊座下, 作一位正信的三寶弟子, 正正式式開始踏上修行之路. 皈依三年後, 再受持五戒. 只可惜, 學佛逆緣不斷出現, 無緣受持菩薩戒, 成一憾事也 !!
故事待續...
ps. 修行路上, 雖寂莫難耐, 阻難重重, 閣主常念四恩三途, 願不忘初心, 不以苦為苦 。。。
1st Apr 2009, 10:45 A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