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聲音是兩件不同的事,不宜以爲是完全一樣.
如果要對治 語言與聲音 所造成的問題,是要修 入一切音聲三昧.
什麽是 入一切音聲三昧呢 ?
入一切音聲三昧,簡稱 音聲三昧,或叫 分別音聲三昧.
1. 解一切言語
《悲華經》云 : 若有衆生各各種類不相解語。聞佛說法即得解了音聲三昧。
2. 若衆生與我暫語,即得解脫
《大方廣佛華嚴經》云 : 若有衆生。暫與我語。則離貪欲。得菩薩無礙音聲三昧。
3. 以慈悲音攝受衆生
《大方廣十輪經》云 : 隨諸佛國深入大慈音聲三昧。亦能令彼一切衆生。各相哀愍皆起慈心。得無畏心。得無惱心等心。更相悲念。
4. 如實覺照一切音聲,依義不依語,成就辯才
《大方廣佛華嚴經》云 : 善入一切音聲。於一切文字。得不斷辯。
5. 能善用音聲文字總持諸法
《寶女所問經》云 : 若有問事分別解說。靡不通達普悉照曜。善修三昧善能曉了。咸入一切音聲總持。常歎如來無缺之辭而說經法。皆於文字而無所造。
6. 如實照見音聲之寂滅相,而不爲所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云 : 云何名爲解脫音聲文字三摩地。善現。謂若住此三摩地時。見諸等持解脫一切音聲文字衆相寂靜。是故名爲解脫音聲文字三摩地。
7. 知一切音聲如回音,無所執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云 :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應於一切音聲語言皆得善巧。用此善巧音聲語言。遍爲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宣說正法。令知所聞皆如谷響。雖有解了而無執著。
上面所說音聲,包括有情無情所發的音聲語言及文字.
於靜坐中,突然發生的聲音,如何觀察呢 ?
1. 於靜坐時,不 排斥 一切外在的音聲的産生.
2. 於靜坐時,聞一切音聲,當 如實觀照 一切音聲,其實,只是 回音.
爲什麽說一切音聲,皆是回音呢 ? 如 : 對山谷說話,話語已停,而回音才慢慢傳來. 同樣的 : 說者已停,而我們 心中的山谷 才開始 響起 回音的.
當我們對著山谷說 您是笨蛋,則山谷就會傳來 您是笨蛋. 如果說 您是天才,同樣的山谷也傳來 您是天才.
同樣的,在我們的 因緣法 中,會有什麽音聲出現,其實,其根源,一定是來自我們 自己的造作,所以我們將從回音中,而去 覺照自己過去造了什麽樣的身口意業.
如 : 當靜坐時,爲什麽狗叫,會被我們注意到呢 ? 那是因爲我們排斥,不喜歡. 如果心不排斥之,則習慣成自然,有狗叫,也只是被影響一秒鍾而已,久而久之,則連這一秒的影響也就沒有了.
又如 : 當靜坐時,爲什麽人說話,會被我們注意到呢 ? 那是因爲我們或排斥,或好奇想聽,才會被影響,只要我們 如實知 該音聲,其實 早已消失 了.
被驚嚇的感覺,是我們自己去 注意,去 回憶,才會有 後續的力量 的,我們不在乎,則慢慢就不被影響了.
被驚嚇到時,其實 音聲早已成過去. 靜坐時,您要讓這驚嚇停留多久,是自己創造出來的,當我們常常令被驚嚇的反應時間,很快消除,則慢慢了,境界來時,就嚇不到我們了.
所以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同樣的,對一切音聲,我們也是要 心轉,而不要苛求別人或外界沒有聲音.
其實修 耳根圓通 時,也是需要觀察的.
26th Nov 2010, 8:12 A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