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迴向力 . 行願力 (二)

為什麼有時發願而無成果 ?

當知,發願必須具備 六個條件,才成為「迴向(行願)」,才能「發願並發展向所願」.  否則,所願是不能 圓滿成就 的.
 

 1.  所願必須合理
  例如:想要馬兒肥,想要馬先壯,又想要馬兒不用吃喝. 這是不合理的,所以所願不會成就.
  又例如:想要色身永生不死. 這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所願不會成就.
2.  所願與所行不可背道而馳 --- 如果有人所願合理,但是所行不可以背道而馳.
  例如:想要健康,但是坐姿錯誤、飲食無度、生活不正常、造種種短命及生病的業行, 這時,想要健康,是得不到的.
3.  不可半途而廢 --- 當所願合理,所行正向,如果半途而廢,也是不能成就所願的.
  例如:想要學打字,希望每分鐘一百個字, 但是當一分鐘能打五十個字,就滿足了, 就不再加強訓練了, 這時是很難成就每分鐘可以打一百個字的.
  又例如:想要成就無上覺道,但是修到解脫三界輪迴,就滿足了,就得少為足,就不再進修菩薩道,這時也是不能成佛的 !
4.  要事先做好避開障礙準備或學好排除障礙的能力 --- 當所願合理,所行正向,也堅定善願而不退轉,但是如果沒有事先做好避開障礙的準備或學好排除障礙的能力,則障礙來時,就會造成不能成就所願的.
  例如:想要成佛,但是沒有降伏成佛的障礙心,而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來度眾生,所以就學不全所有的佛法,所以就成不了佛.
  又例如:想要成佛,但是只想要幫助一切眾生解脫三界輪迴,而沒有想要幫助一切眾生成佛,所以就學不全所有的佛法, 所以自己也就成不能佛. 這些都是因為沒有事先了解什麼心,什麼行會障礙所願的成就.  所以沒有事先做避開障礙的準備,或學好排除障礙的能力,所以所願就不能成就.
5.  不可急進而揠苗助長 --- 又所願合理,所行正向,心不退轉,廣修善根無所障礙,但是急進而揠苗助長,反而破壞原本的發展善緣,所以就不能成就.
  例如:飯未熟而妄自一開,結果米心未透,吃起來米硬難咽.
  又例如:蛋未孵熟而妄自一啄,結果小雞就死了 !
  又例如:想成佛,而修行很好,但將善境界,以為是成就,而大妄語,結果疑誤眾生,而下地獄 !
以上的例子,都是屬於急進而揠苗助長所以所願不能成就的例子.
6.  不能功虧一簣 --- 當所願合理,所行正向,而不退轉,善根深廣無有障礙,也不急進而破壞因緣,但是臨成就之時,起顛倒心,就造成功虧一簣,而所願不成.
  例如: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也具善根、福德、因緣,也懂一心發願往生極樂而不亂想要往生別處,當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聖眾也來接引了,結果起一念顛倒不想去了,或懷疑,結果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蓮花中,而是往生邊城.  這就是屬於功虧一簣,所願不能成就.
因此,當知,此 六個條件,都 具足 了,就叫「發願並發展向所願」, 這時,才能 真的 叫「迴向」或「行願」.
發願的內容 合理 是很重要的! 所以對所願的內容,就要懂得 修正因此,就要學修正發願的內容.
地藏菩薩本願經:「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 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
從經文中,我們就知道不同的 心願 來發展,其果報 差別 是很大的.  因此,我們要用 大願來含蓋小願.  因此,先發大願,以大願之福來迴向小願.  當小願沒有成就之時,大願還是在發展的.  如此來發願名「多層迴向發願」.
又因為用大願來含蓋小願,所以當小願沒有成就之時,就知道所發的小願是會障礙大願的,這時就要懂得 修正 小願或捨棄小願而不再發此願.
第一層:佛弟子水不揚波愿以過去、現在、未來所修功德,迴向给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碍.
第二層:并以此迴向之福,發愿令佛弟子水不揚波, 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事實, 當然不只是兩層迴向,還可以多層迴向.  但是必需 懂得 把比較重要而深遠的願,就 放在 第一層, 如此層層而發願.
 
迴向(發願並發展向所願)的法門,是一個很重要的法門.  菩薩行佛道,共有五十五階位,就用十階位來學習迴向, 足見迴向的 重要性.
又為了 有效 迴向,所以要分清楚 如何的迴向能成就所願如何的迴向不能成就所願,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當 知悉 發願當合理乃至不要功虧一簣等六個必備條件.
又為了用迴向的結果來 審核 修行的方向是不是正向所願,所以當學習多層迴向,如此就可以從中而得知沒有正向終極目標在發展, 並隨時能知道走偏了,所以就得 修正如此,就必然能成就所願 !


4th Nov 2009, 10:42 A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